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杨滨 教授


基本信息:

杨滨,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与智慧教育研究。

教育背景

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河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教学课程(本科生和研究生

先后主讲《现代教育技术学》《教学技术与媒体》《数字视频与图像处理》等15门本科生课程;主讲《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及项目实践》《互联网+教育变革专题》《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育研究方法》《学习科学与技术》等多门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讲《课程理论专题》等博士研究生课程。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科研项目

(一)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指数思维引领下的智慧学习空间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BCA190080)(已结项)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子课题“甘肃西和县乞巧节”。(课题批准号:YXZ2017009)(已结项)

3、主持2017年博士后科研基金二等资助项目:《互联网+智能手机环境下的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已结项)

4、2022年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220502377120259)。

5、主持2021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课题批准号:2021zygzts021)。(已结项)

6、2022年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双减” 视域下小学生“智慧+”假期活动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22141)。

7、主持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二)参与项目

1、2022年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2015年参与教育部战略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研究》,教育部科技司;

3、2014年参与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实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4、2014年参与编写《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指南》教育部基教二司;

5、2014年参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

6、2013年参与“英特尔@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项目,中央电化教育馆;

7、2012年参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成都市项目实施评估工作,撰写评估调研报告,中央电化教育馆;

8、2012年参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质量的需求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中央电化教育馆——联合国儿基会。

二、主要学术论文

1、指数思维赋能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升维创新:理据、趋势与广延[J]《电化教育研究》2024.07.CSSCI.

2、教育研究之“问题”研究——兼论质疑教育[J].(独立)《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24.02.

3、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使命践履:问题风险、实践策略与发展进路[J].(独立)《教育文汇》2024.01.

4、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屏幕学习”:问题表征与应对策略[J].(独立)《课程.教材.教法》2023.11.CSSCI.

5、教育研究之“问题”研究——兼论质疑教育[J].(独立)《中国电化教育》2023.10.CSSCI.

6、指数思维引领下的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J].(第一作者)《教学与管理》2023.04.北大中文核心.

7、“互联网+智能手机赋能高校“码课”教学实证研究[J].(独立)《电化教育研究》2022.11. CSSCI.

8、变革思维模式重构教育新生态[J].(第一作者)《电化教育研究》2022.3. CSSCI.

9、“双减”背景下PAR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中小学电教》2022(08).

10、新时期中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向寻踪——交互式媒介适宜性选择与应用[J].(第一作者)《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7.

11、基于“用户体验”分析的混合式学习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2.03.

12、指数型(ET)智慧学习环境多模态构建路向探究。[J].(通讯作者)《电化教育研究》2021.07 .CSSCI.

13、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模型构建研究——“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独立)《电化教育研究》2020.06 .CSSCI.

14、网络学习空间DPSC教学应用模式构建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一[J].(第一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18.5 CSSCI.

15、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教师教学发展分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二[J].(第一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18.6 .CSSCI.

16、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的作用与原则探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三[J].(第一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18.7. CSSCI.

17、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方法与策略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四[J].(独立)《电化教育研究》2018.10 .CSSCI.

18、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学生学习发展分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五[J].(第一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19.1. CSSCI.

19、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综合测评研究[J].(第一作者)《电化教育研究》2017.8. CSSCI.

20、构建“D-S-T”CD网络模型促进区域教师教学能力协同发展研究[J].(第二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17.4.CSSCI.

21、网络“教学空间”支持下的创客教育——以兰州市A校基于VP创客空间的PBL教学为例[J].(独立)《电化教育研究》2016.7.CSSCI.

22、“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改革教育实践效果研究——以成都市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为例[J].(独立)《电化教育研究》2015.5. CSSCI.

23、“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构建及教育实践探索[J].(第一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15.3. CSSCI.

24、“互联创未来”项目对城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影响——以四川省成都市基础教育阶段项目学校为例[J].(第一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14.8.CSSCI.

25、基础教育阶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第一作者)《电化教育研究》2014.6. CSSCI.

26、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第二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14.4. CSSCI.

27、教育技术学专业实习双向激励加权量化法探究——以甘肃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教育实习为例[J].(第一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11.9. CSSCI.

28、对质、量结合的人文关怀式研究法初探[J].(第一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10.8.CSSCI.

29、论“云服务”在教育低碳化中的应用设计[J].(第一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10.6 .CSSCI.

30、论高等教育摄影教学中构思能力启迪培养的五步教学法[J].(第一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10.3.CSSCI.

31、论云计算辅助教学(CCAI)中协作学习产生的设计机制[J].(第一作者)《现代教育技术》2009.11.CSSCI.

32、教育信息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资源建设策略研究(独立)入选“The 20th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as a“SHORT PAPER”in GCCCE 2016.

三、著作

1、《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2、《全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基于指数型趋同培养模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3年7月

代表性教学成果

1、主持2021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课题批准号:2021zygzts021)。(已结项)

2、2022年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双减” 视域下小学生“智慧+”假期活动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22141)。

成果获奖

1、2024年获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2022年获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3、2021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4、2019年被教育部在线教育中心授予“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

5、2018年8月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6、2017年10月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7、2016年获甘肃省科学表演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

8、2013年获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评比三等奖。

9、2013年获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10、2011年获第四届中国教育技术论文评比一等奖;

11、2010年获甘肃高校教育技术协会2010论文评比三等奖;

12、2010年获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作品大赛三等奖

人才培养

1、2024年指导研究生获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2、2023年指导学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安徽省省级一等奖。

2、2022年指导研究生获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3、2021年指导学生获第三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二、三等奖;

4、2021年指导学生获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5、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TOP100荣誉称号。

6、2018年4月指导学生获甘肃省第七届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三等奖1项,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7、2017年12月指导学生获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8、2011年指导作品《主角》等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二等奖5项。

社会服务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评审专家、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江苏省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特聘培训专家、《西部素制教育》杂志审稿专家。2021年被聘为教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指导教师;2022年被聘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合作导师。

近五年为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山东邹城、广西柳州市、南宁市、兰州市、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天津市、江苏无锡市以及印尼等地教师主讲学术报告十余场。相关科研成果已服务社会,指导芜湖市南瑞实验学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并辐射至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已与多所学校建立了科研导师关系,目前已指导一线教师撰写论文20余篇,联合申请立项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项。利用研究成果指导芜湖市鸠江区12所学校开展三名工程之特色名校建设,实践效果良好。研究开发的课程资源已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课程资源库,用于全国教育干部、教师网络培训学习。2020年在全国开展“同心抗疫助教学,教育技术网上行”公益讲座,既传播了专业知识,又体现了教育技术学者的时代担当。2022年4月相关研究成果及咨询报告被教育部采纳上报,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高质量智力支持。



点击: 编辑:程雅楠 添加:程雅楠 时间: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