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研究生】教科院教育学专业第五十七期博士论坛简报

2023312日,教科院教育学专业第五十七期博士论坛在教科院412教室如期开展。本次论坛的指导教师余俊教授和路宝利教授邱亮晶张磊、孙小龙三位博士生就最近的科研成果分别进行汇报。

 

一、邱亮晶同学《家校社协同视域下职业启蒙教育模式构建与路径依赖

邱亮晶同学汇报内容:职业启蒙教育是引导中小学生建立初步职业观、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前基。当前职业启蒙教育实施主体范围圈禁影响其实施效果,家校社协同是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提出的新教育方式,延展了教育范围,激活了传统教育的活力,其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实然要求,也是提升教育实施效率的应然之路。家校社协同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本质在于提升其效果,构建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合作氛围,对于促进职业启蒙教育实施具有新的方式与理念。建议发挥政府在三者中的统筹与协调作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相联合,利用数字化设备手段扩展教育场域,以此完善职业启蒙教育实施路径,增强其实施效果。

 

师生互动研讨 朱钰颖、王园、杨开勇、李江等同学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朱钰颖认为该论文整体框架较为完整,写作较为规范,但是需要注意论文四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邱亮晶对其论文中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回应。王园提问文章中提出的“嵌入”是何含义?题目中的“模式构建”是什么样的构建?杨开勇认为文章在题目上可以稍作修改,文章写作首先要有一个理论自洽,即职业是什么?职业启蒙教育是什么?可以先给职业启蒙教育下定义。可以从政策模式、实践模式、理论文献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李江提问,文章中的“路径依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邱亮晶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回应和解答。

路宝利老师认为,邱亮晶同学的论文写作有很大的进步,文章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文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路老师认为,作为高等教育学方向的博士生,应该写高等教育类的文章,为大论文作积累。文章中提出的“家长参与”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分析清楚,而不可笼统地说家长参与。文章里面的“功能”和“价值”要分开。第三部分的“逻辑机理”要说清楚。文章写作要有理有据,准确用词。同时在论文写作上既要有理论支撑,还要有独特的视角。

余俊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的选题比较好,但是文章中所提到的“路径依赖”是否可以换为“路径选择”。文章要回应“应然”和“实然”的问题。要划分“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界限。文章的第一部分可以写“研究问题”,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国家建构政策的价值需求,并不是文章的逻辑起点。文章第三部分的内容相较于其他部分,有点单薄,标题可以直接去掉。文章可以思考一定的理论和增加一些案例研究。

二、张磊同学—《罪错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问题》

张磊同学汇报内容:受教育权作为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其实施需要落实于具体的权利主体与制度建构之中。罪错未成年人虽然实施了罪错行为,但仍无法否认其作为普通公民实现其受教育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在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和劳动教育观范畴内,罪错未成年人能够获得教育资源的倾斜,以专门教育进行有差别的平等保护,其正义性在于以矫治教育这种特殊的学习劳动为前提。当前仍存在罪错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理论与现实困境。罪错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的应然方向是:基于教育公平维度,在平等性与差别性之间保持平衡;基于教育目的维度,在惩戒权与受教育权之间保持平衡;基于教育保护机制维度,在专门教育与其他措施之间保持平衡。  

 

师生互动研讨 方大伟、贾红旗、杨开勇、夏诗贤等同学先后进行了交流和发言。方大伟认为这篇文章的选题很好,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但是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给罪错未成年人提供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最终是使错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还是使其认识自己的错误?张磊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张磊的回应是通过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的教育,从而使其走向正常和幸福生活。贾红旗认为这篇文章的专业性很强,但也提出“平等保护”应该要有具体的对象,文章中没有提出具体的对象是谁,错罪未成年人和普通未成年人的平等应该不是同一个概念。杨开勇认为文章中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定义不是很明确,罪错到底是什么样的罪错,是触犯法律的错罪,还是触犯学校的秩序的错罪。与谁去比较平等的问题。文章中的改善途径和困境分析,需要实地走访,才更具有说服力。夏诗贤提出,文章的题目中的“平等保护问题”像是一个报告的题目,可以再润色一下。第三部分的改善途径部分存在一些争议,没有太多针对性,不清楚是否在保护机制的范围之内。

余俊老师认为,张磊同学文章的进步性很大,理论性较强。文章主要探讨罪错未成年人要不要平等保护的问题,但受教育权是不是人权,文章中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具有特殊性。文章需要进行理论构建,需要进行理论假设。文章中还要增加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罪错未成年人没有剥夺政治权和生命权的时候,都具有人权,都有受教育的权力。不平等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文章要结合新时代,提出一个本土概念。

路宝利老师认为,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写的非常好,非常完整,但是文章的题目可以稍微再润色一下。

三、孙小龙同学—《网络语言失范及话语权属问题研究》

孙小龙同学汇报内容:新时代网络空间话语失范现象层出不穷,诸类网络语言失范和饭圈乱象正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语言的失范现象对网络话语权属及规制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究其原因在于网络公共生活与数字资本私有权之间的深刻对立、网络治理缺位、中华传统文化迷失。面对这些复杂的网络话语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中牢牢抓住网络文化教育的话语权。通过巩固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加强网络领域的监管和引导,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立足新时代历史情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抓住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守住国家政权的安全底线。

 

师生互动研讨 杨开勇、马生松、朱钰颖、贾红旗等同学先后进行了交流和发言。杨开勇认为这篇文章的学术性较强,工作量比较大,体现了较好的学术敏感性。杨开勇认为这篇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论文形式规范,观点明确,值得学习和借鉴。马生松提出这篇文章的题目可以再润色一下,让文章更具教育价值。朱钰颖提出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写的非常好,非常完整,能看得出来花了很多功夫。贾红旗提出,文章可以对话语权属可以进行更为具体的概念界定。

余俊老师认为这篇论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水准,但在文章的选题上,可以更为聚焦和具体。

路宝利老师认为,这篇论文的研究做的比较扎实,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水准。同时,文章具有很强的研究方法意识,论文的整体框架比较完整。路老师也给论文提出了建议,他认为要在论文中体现研究对象的科学性,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说明。

本次论坛,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集思广益,为三位同学的论文写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余俊教授、路宝利教授对三位同学提交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与指导,并对博士生选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同学们会后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点击: 编辑:谭茹轩 预审:吴文涛 终审:李宜江 添加:谭茹轩 时间: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