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学专业第一百六十三次专业论坛在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莅临本次专业论坛嘉宾教师有杨晓奇老师、陈娜老师和小组指导教师江珊老师。22级、23级、24级以及部分21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到场参加,并由21级教育学马新宇担任主持人。
本次论坛江珊老师小组以“‘隐性课程’概念的溯源、流变与实践审思”为主题展开讨论。该小组汇报人欧阳康杰首先辨析“隐性课程”的概念,综合介绍了学术界对隐性课程的定义,提出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由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不完全预期的学术或非学术经验。紧接着他介绍了“隐性课程”的概念演进和表征形式,详细地阐述“隐性课程”概念的演进经历了萌芽、正式提出与发展几个阶段和隐性课程的表征形式多样,包括物质方面、互动方面和文化层面。
最后他针对隐性课程概念的辨析、演进和表征形式进行阐述,为了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价值,实现多方面育人效果,仍需结合目前隐性课程的实践现状进行反思。由于在当前的课程体制之下隐性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剧了课程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有必要创造属于“隐性课程”的“生命时间”。
在集体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此次专业论坛的主题进行提问。刘康帅同学提出“隐性课程显性化”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具体化的形态,那么隐性课程是否还能称为“隐性课程”的疑惑。袁想同学认为制度文化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出在优化“隐性课程”的实践审思部分增加学校制度的探讨的建议。张晶晶同学建议将“隐性课程”的概念辨析划分为马丁派、瓦兰斯派以及我国学者三类。
在教师点评环节,嘉宾教师杨晓奇从四点分享自己参与此次专业论坛的感受。第一,此次论坛主题回到了理论本身,值得肯定。第二,汇报人与提问的同学逻辑思维都很清晰。第三,从汇报本身来说,学术成果值得赞许。第四,同学们的互动比较理性客观。接着,他关于论坛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一,讨论学术话题要有学术边界,谈“课程”时要运用课程的话语体系,避免概念泛化问题。第二,课程论论述大部分引用西方观点,对于隐性课程的理解要结合本土实践,不要脱离主体。第三,引用专家话语表达要谨慎,切忌制造新名词。
随后,嘉宾教师陈娜从论坛题目出发,表达自己对“溯源”“流变”和“实践审思”的思考。第一,“溯源”就是追本,应回到概念的初衷和界限。第二,“流变”就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某一概念如何被看待的。第三,“实践审思”就是回到现实问题,即人们如何看待“隐性课程”的实践。
接着,小组指导教师江珊表达了对两位嘉宾教师的指导点评的感谢。然后,她用三原色做象征分享了自身的感受,她认为在论坛当中,红色代表着同学们的深刻讨论与热情,蓝色代表着同学们的汇报与提问的严谨性,黄色代表着同学们的创造力与活力。最后,她总结红色、蓝色、黄色代表着三原色,即使三原色融合之后会变成黑色,正如大四的同学本学期压力较大,但是相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同学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随后,小组成员对讨论进行总结。小组成员首先表示会注意到参考文献的引用,根据事实性依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对于概念界定宽泛的问题,后续会进一步改进。
最后,在学生追问环节。汪倩同学对隐性课程是否承载着隐性知识提出疑惑,嘉宾教师杨晓奇回答道,此问题取决于如何理解知识,有时候隐性课程需要显性知识去支撑,有时候隐性课程也会转化为我们的隐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