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本科生】2022级小学教育(复合型)专业召开教育实习线上专业交流会

为助力学生高质量完成教育实习任务,明确实习方向与成长路径,2022级小学教育(复合型)专业于2025年4月29日晚上20点在腾讯会议,召开实习线上专业交流会。班级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专业负责人陈晨老师针对前期收集的实习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并结合实际案例为同学们指明实践方向。

陈老师围绕实习关键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第一,明确文件要求,筑牢实习基础‌。陈老师首先重申了学校实习文件的具体要求,强调“实习期间需完成15节课的教学任务不是上限,鼓励多学多练”。她提醒同学们要主动研读文件细则,把握实习节奏,将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提升教学能力的核心环节。第二,强化身份意识,扎根一线沉淀成长‌。针对部分同学对实习角色的困惑,陈老师以“理发师成长”的生动案例类比,指出教育实习需秉持“学徒心态”:“正如理发师从洗头、打杂开始,逐渐接触核心技术,教育实习也要从协助批改作业、放路队等‘边缘工作’入手,逐步深入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她鼓励同学们沉入一线,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在琐碎事务中积累经验,实现从旁观者到实践者的蜕变。第三,理论联系实际,规划长远发展‌。陈老师特别强调实习与教育理论的结合,建议同学们在实习中“做教育现象的有心人”:关注办公室文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教师课堂注意力分配(如学生注视时间差异折射的教育公平问题)等真实场景,为毕业论文选题和未来职业发展积累素材。她呼吁学生将实习视为“理论落地与实践反思的双向桥梁”,提前规划职业方向,思考如何成长为优秀班主任或学科骨干教师。第四,高效时间管理,融合实习与学业‌。针对考研与实习的时间平衡问题,陈老师提出“双向赋能”策略:“将实习中观察到的教育热点与考研知识点结合,例如用课堂管理案例理解教育学原理,既能深化理论认知,又能提升实习效能。”第五,保持积极心态,在观察中持续成长‌。面对实习中可能出现的挫折与压力,陈老师以“做一行爱一行”寄语学生:“教育是慢艺术,成长需静待花开。即使身处琐碎事务,也要保持观察者的敏锐与学习者的热情。”她鼓励同学们以长远眼光看待实习,在平凡中发现教育智慧,在实践中锤炼职业素养。

本次交流会系统梳理了实习中的共性问题,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陈老师的解答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相信学生未来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实习,在实践中书写教育者的成长故事。‌

点击: 编辑:熊仕阳 预审:韩建涛 终审:许国飞 添加:熊仕阳 时间: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