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实习目标,端正学生态度,提供实战指导,建立实习信心,促进学生从心理上完成从“学生”到“实习老师”的角色转换。22级教育技术学1班于2025年9月4日14:30,在教学楼1110教室成功举办实习动员培训会。本次会议特邀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计算机教师、资深计算机竞赛教练陈庆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信息科技教师实习工作的核心内容与教学实践开展深入指导。班级全体同学及指导教师一同参与本次会议,会议由专业负责人肖文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陈庆老师以信息科技教师的职业构成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实际工作中教学、技术支持和竞赛社团指导三大职责板块。他特别强调,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核心本职,更是本次教育实习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做好教学工作”这一关键问题,陈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一线经验,从五个维度展开了详尽而具操作性的剖析。在“自我充电”方面,他指出实习生应主动研读新课标、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以实施分层教学、精读教学参考书并对比不同版本教材,从而构建系统而多元的学科认知框架。

随后,陈老师进一步就“了解学情”和“精心备课”展开讲解。他强调,学情分析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通过摸底掌握学生基础、课中敏锐观察反应、课后追踪学习成效。在备课环节,他提醒同学们应扎实完成教学设计的每个步骤,但避免过度追求形式完美,建议借助数字化工具辅助设计,始终将学生体验置于中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逻辑。此外,他还演示了几种实用的备课软件,展示了如何高效整合多媒体资源以提升课堂吸引力。
在“认真上课”板块,陈老师从实际课堂管控出发,提出课前需准备多种预案、提前调试设备,授课中应注重分层任务设计、巧妙导入、清晰演示与巡视指导。他以具体的教学场景为例,生动说明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策略调动学生积极性。紧接着,在“课后反思”部分,他鼓励同学们养成每课复盘的习惯,及时记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沉淀有效经验,形成可持续优化的教学迭代机制,并指出“同一节课多讲几遍,才能越说越明白”,真实课堂的复现与修正是微格训练无法替代的成长途径。
最后,陈老师特别叮嘱同学们应积极沟通、大胆交流,不仅要主动与实习指导教师和同事请教,更要真诚地与学生建立联结,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真实需求。他坦言,实习远比大学期间的模拟授课更具挑战,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能够让每位同学真正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培训会结束后,各班实习小组分别与指导教师举行了小组会议,进一步对接实习学校的安排,就具体实习时间、课程分配、授课年级及教学要求等细节进行了充分讨论,为即将开始的教育实习做好全面准备。本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信息科技教学实际工作的理解,也极大增强了大家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信心,为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