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2025年6月25日第12期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村落小学的百年发展历史在乡土社会中彰显出重要的政治与文化意 蕴。但在城镇化建设与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进过程中,它在中国的教育版图上逐步消失,沦为寄托昔日乡村教育生活 的“记忆之场”。从记忆的社会意义看,村落小学的教育记忆具有赓续乡村教育文化传统、强化基于乡愁的身份认 同、增添教育强国底层叙事的价值功能。然而,伴随着教育记忆载体的逐步退场、教育记忆主体的加速遗忘,以及教 育记忆传承的代际断裂,村落小学正面临“集体失忆”的危机。为了重新唤起村落小学的教育记忆以建立过去与当 下的联系,不仅要从方法层面,基于口述史研究挖掘教育记忆,借助电子媒介构建教育记忆;还需重视在人际符号互 动中传承教育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