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青春三下乡】“全心全益”赴舒城县爱心支教及调研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

本网讯(教科院 苏晓月)舒城县作为六安市的贫困县区,经济落后,留守儿童众多。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开展了本次全心全益赴六安市舒城县爱心支教活动,力求为落后农村地区教育奉献出一份力量。728日, 以教研为主要特色的赴舒城县爱心支教及调研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计15天,包括前期准备、招生,中期正式教学以及后期调研三部分。前期,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策划、教案、所需教学物品等皆已准备妥当,为中期正式的支教活动和后期调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18日,团队分为两组共赴周边村庄分别进行招生,受到当地村民的大力肯定及支持。成员们耐心介绍此次活动,着重强调学生的安全问题,家长们则认真聆听,并最终签下一式两份的安全责任书,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正式生效。本次支教共招收学生14名,由志愿者们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同时,志愿者们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设置特色兴趣课,教会学生新的知识,拓宽视野。教学活动由作业辅导和兴趣课相结合,致于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不失为本次支教活动的一大特色。

19日上午,孩子们准时到达上课地点,由志愿者们对其进行签到、点名服务,由此,支教活动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调研活动也在不失时机地进行着。团队成员先后赴万佛湖、慈母宫等地进行调研,从而了解到当地的历史背景及教育现状。

722日,团队成员集体赴万佛湖进行调研,了解龙河口水库建设的红色历史。一行人首先来到龙河口水库大坝园,入眼即是栩栩如生的雕像群:铁姑娘队、青年突击队、独轮车运输队、技术攻关专家员工队……劳动人民挥洒汗水修建水库的场景重又出现,在所有队员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随后,队员们到达龙河口纪念馆,从留存的历史工具中感受劳动人民的光辉与不朽。纪念馆工作人员细心地向队员们讲解着龙河口水库建设的历史及不易,队员们深感劳动人民的伟大,并为知晓龙河口水库建设的红色历史而感到荣幸。

727日,团队成员来到舒城中学和慈母宫。上午830,队员们抵达舒城中学,与安徽师范大学83届中文专业毕业生、现任舒城中学校长何登保先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访谈中,何校长向队员们讲述了他们那个年代上学的乐趣:以学习为乐,以读书为荣。此外,校长还分享了他在师大上学时的岁月故事及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并说出对母校师大的美好期望,队员们认真聆听,感慨万千。访谈结束之后,队员们迅速赶往慈母宫分发问卷,丝毫不敢懈怠。烈日炎炎下,团队成员认真向当地百姓讲述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并虚心请求其为此次调研填写问卷,当地百姓热情配合,给予支持。下午4时,问卷填写完毕。至此,一天的任务得到顺利完成。

27日,所有调研活动均以顺利完成。龙河口纪念馆里,一帧帧画卷展示了当年劳动人民不惧烈日风雨、挥洒汗水的风采;慈母宫下,一张张问卷体现当地农村教育的现状;舒城中学里,何登保校长的肺腑之言告知队员师大的过去并给予团队成员前进的力量。后期,调研组成员将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调研活动让队员们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同时锻炼了实践的能力,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728日,是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除了日常作业辅导与兴趣课之外,团队举行了支教结束仪式。孩子们与老师送出为对方而写的信,互诉情怀,并献上自己的才艺,为此次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至此,教科院“全心全益”赴六安市舒城县爱心支教及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已正式拉下帷幕。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良好形式,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服务意识的有效途径,更是锻炼自我才干的重要方式。通过此次支教及调研活动,队员们相处友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得到了锻炼,并为永安村,这个落后的农村地区也奉献出一份力量。支教活动顺应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支教及调研活动紧跟时代步伐,展现它应有的姿态。今后,队员们更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点击: 编辑:莫大贡 添加:莫大贡 时间: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