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科院 王萃民)心手相牵,支教助梦。不知不觉,教科院赴颍上陈桥程庄小学的爱心支教实践已经过半。在过去的数天里,团队成员秉持着乐学善思、劳逸结合的理念,不仅帮助程庄小学的孩子们温习功课、辅导作业,还带领他们进行丰富多彩趣味活动。与此同时,团队策划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旨在拓宽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孩子们的素养全面发展。
借鉴复式教学,提高自习效率
由于农村小学生数量有限而年级跨度较大,报名参加实践活动的孩子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年龄相差较大、难以分班教学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团队决定将最终确定的三十余名孩子编为一个班级,并借鉴复式教学的原则,创建复式课堂,组织学生展开以自习为主的学习。在自习时间,大部分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做暑假作业,团队成员巡视、分别讲解。小学毕业班的学生缺少必要的暑期作业,因此成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出题布置任务,此外,高年级的学生负责辅助队员,为低年级的学生解答疑难。当年级相近的学生遇到相似问题时,团队成员将集中对这一部分的学生进行讲解。
开展智慧体育,科学释放儿童天性
玩耍与游戏是孩子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团队致力于引导孩子们通过合理、安全的方式,在运动中享受游戏的乐趣、增强体魄、提高体育相关技能。团队成员们组织乒乓球、跳绳、传球、跳皮筋等技巧性体育活动,同时进行了抱团游戏、接力游戏等利于良好情感培养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活力在安全、适当的条件下得到很好的释放,不仅锻炼了身体,掌握了更多的体育技能,也更深刻地理解到团队合作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意义。
普及通识知识,奠定良好公民素质
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大多还局限于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较为匮乏的教育资源和比较狭小的直接生活环境,导致学生对于课本、生存环境以外的其他知识存在一定的忽视。因此,团队开展系列科普课程,包括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传统文化科普课程、防溺水为现实主体的安全知识科普课程、生命健康权利相关的法律知识科普课程以及鉴赏创造的美学科普课程。此外,队员还设置了手工课,带着孩子们运用卡纸、粘土进行创作,最后的成品展现出孩子们美好的童真和多彩的想象力,令队员们感到惊喜不已。
教科院赴颍上陈桥程庄小学的实践活动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接下来,团队将继续调整和推出更丰富的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学习、游戏的有利条件。不负时光,不负初心,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