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校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教高[2003]9号)以及安徽师范大学校教字[2008]51号关于切实做好200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根据学校要求,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制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做好2009届毕业论文工作。
组织领导
(一) 工作领导组
组长:桑青松
成员:葛明贵 阮成武 陈树贤 刘刚 方双虎 许之民 吴玲
领导组工作职责:
1.了解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组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3.负责组织学校安排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查、评价工作;
4.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组织专题交流、表彰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论文汇编等工作。
(二)选题指导组
1.心理学:组长 方双虎
2.教育技术学:组长 许之民
3.摄影艺术:组长 刘刚
4.学前教育:组长 吴 玲
工作职责:
1.组织指导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安徽师范大学校教字〔2008〕51号文件精神,对论文(设计)质量严格把关,按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组织开展2009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选题工作。
2.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宣布工作纪律及注意事项;
3.修订各个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对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合理调配,确保09届毕业生每人一题。
4.审议并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达到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选题与指导老师。
(三)专家指导组
组长: 王守恒
成员: 葛明贵 桑青松 阮成武 刘 刚 吴 玲
方双虎 许之民 王 清 刘和海 赵学菊
工作职责:
1. 认真领会安徽师范大学文件校教字〔2008〕51号文件精神,对论文(设计)质量严格把关,按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校教字2006年52号文]的要求,组织开展2009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检查工作。
2.重点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否雷同、格式是否规范、论文是否抄袭、作假、成绩评定是否合理等检查工作;
3.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老师与学生,做好整改工作。
4.配合学校专家检查组做好我院09届毕业论文的检查验收工作。
二. 指导教师
(一)根据学校要求,具有讲师(或中级)以上职称、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09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首次参加指导工作的教师应在具有高级职称、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工作。指导教师应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指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作风。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并填写《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 》
(二)指导教师应承担下列职责
1.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严格要求学生。
2.向学生讲解课题意义及写毕业论文的一般步骤。
3.推荐参考资料,进行文献检索和仪器使用的指导;审阅学生的社会调查计划的实验设计方案;指导学生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安排进度。
4.定期检查学生论文或设计的进展情况,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协调学生与系(院)及其它部门的关系。
5.对所指导的论文(设计)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推荐优秀论文。
6.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7.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论文(设计)原则上不超过8篇。 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以下标准计算:指导一个学生算6个课时。
8按照学校要求,为体现指导过程的真实性,开题报告书、指导过程记录表、论文评阅意见以及答辩记录、教研室意见等,均应当手写并亲笔签名。
三、论文(设计)选题
(一)论文(设计)选题必须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选择与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内容。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应能够达到教学计划对教学环节所规定的目的。
(二)修订编印《选题指南》,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选题不宜过大,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课题。要在上年度的基础上至少进行30%以上的更新,选题的数量应超过学生人数的20%-30%。
(三)选题指导组要按照一人一题的原则,指导学生选题,学生选题后应填写由学校统一印制的《安徽师范大学本科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四、时间安排
(一) 2008年11日25日前
1.确定院本科生论文(设计)工作领导组名单、选题指导组、和专家指导组名单,以及学院实施方案。
2.各专业组织教师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工作、向学生宣布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
(二)2008年11月26日至2008年11月30日
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选题指导组,对拟定选题进行审核。学院公布指导教师名单(包括指导教师专业特长、职称、指导人数)以及指导教师给出的参考选题等。召开指导教师动员会,进一步明确指导教师职责。
(三) 2008年12月1日-12月15日
学生根据学院提供的指导教师情况(专业特长、职称、指导人数)、参考选题等,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确定自己的选题与指导教师,如果不使用指导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则必须经选题指导组同意后,方可使用自己的选题。各系负责对学生与教师进行合理调配,防止选题雷同,确保一生一题,最终达到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选题与指导教师。
(四)2008年12月16日—2009年1月6日
开题等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书的填写,确定论文(设计)方案,组织开题报告会。
(五)2009年1月7-2009年4月7日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撰写(设计),对于毕业设计,要求有可以明确表达或展示的成果(如作品、程序、专业制作等)。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过程指导,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本、统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抄袭、雷同等现象的发生。
(六)2009年4月8日-4月20日
指导教师、教研室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审定和成绩评定工作。
(七)2009年4月30日前
学院专家组检查选题、抄袭、雷同、格式、成绩初评等情况,整改后定稿。些
(八)2009年5月20日前
各专业组织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答辩,按毕业生数1.5%比例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九)2009年5月21日――5月31日
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对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出总体评价并就相关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十)2009年6月30日前
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总结和各类材料包括毕业设计成果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将学院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汇总表、毕业论文(设计)一览表报教务处实践科,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十一)2009年7月10日前
学校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及各类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五、几点具体要求
(一)各系、室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200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组,负责本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初稿进行检查、审定,杜绝抄袭、雷同现象,审定论文格式的规范性和成绩评定的合理性等。
(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使学生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自身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设计)中的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三)要求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都要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指导的学生数以10人以内为宜,但最多不得超过12人。部分专业确需由助教(含未评定职称但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任指导教师时,应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参与指导,且指导数量不能超过5篇。指导教师签名时,助教姓名在前,另一高级职称教师姓名在后。指导教师应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指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学习作风,防止学生撰写(设计)过程中抄袭行为的发生。指导教师要对指导过程进行记录,实事求是地填写《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指导过程记录应反映出指导教师对论文(设计)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杜绝千篇一律的用语。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必须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选择与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内容。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应能够达到教学计划对本教学环节所规定的目的。选题与上年度相比,重复率不得超过30%,教师所列参考选题的数量不得少于指导学生的人数。学院选题指导组要按照一人一题的原则,指导学生选题。学生选题后应填写由学校统一设计的《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要求由两名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按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试行)》(附件2)进行评定,给出百分制得分,并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定意见和签名(附件3:毕业论文(设计)封3)。教研室根据学生的百分制成绩按照85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84分为良好、65分~74分为中等、60分~6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的标准给出相应的等级初评成绩。初评成绩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率一般为15%—20%,良好率一般不超过45%。初评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必须参加论文(设计)答辩(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参加自己指导学生所在的答辩小组),方可确定最终成绩。论文答辩组进行论文(设计)答辩时,应做好记录并填写由学校统一设计的《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六)论文封面及封底中的中英文摘要、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语和教研室(答辩组)评定意见等项应认真填写,做到准确规范,公平公正,不能应付了事。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语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写作态度、科研作风,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据是否充分、可靠,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的水平,写作的逻辑性、技巧及其他优缺点。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封面一式两份(一份装学生档案,一份学校存档),请按要求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的页面设置、撰写格式参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的要求执行。
(八)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字数一般理科不少于5000字,文科不少于7000字。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内容,保留一套电子文档,一套纸质文档。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