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科学学院关于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科学学院关于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方案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为做好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校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以及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2009]32号《关于切实做好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制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做好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一) 工作领导组

组长:桑青松

副组长:葛明贵 阮成武  陈树贤 

成员:  方双虎 辛治洋  刘刚  许之民  梅养宝 

领导组工作职责:

1.了解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组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3.负责组织学校安排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查、评价工作; 

4.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组织专题交流、表彰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论文汇编等工作。

()选题指导组

1.心理学:组长 方双虎

2. 教育学:组长 辛治洋

3.摄影艺术:组长 刘刚

4.教育技术学:组长 许之民

5.学前教育:组长 梅养宝

工作职责: 

1. 按照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恰当的深度、广度和难度的要求,组织教师拟定论文选题。

2.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工作,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相关文件,让每个学生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了解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3.对论文(设计)质量严格把关,按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组织开展2010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选题工作。

4.修订各个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对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合理调配,确保2010届毕业生每人一题。

5.审议并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达到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选题与指导老师。

()专家指导组

组长:  王守恒

成员: 葛明贵  桑青松 阮成武   辛治洋      梅养宝

        方双虎  许有云  许之民     清 吴玲  赵昊 

工作职责: 

 1.  认真领会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2009]32号《关于切实做好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对论文(设计)质量严格把关,按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校教字200652号文]的要求,组织开展2010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检查工作。

2.重点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否雷同、格式是否规范、论文是否抄袭、作假、成绩评定是否合理等检查工作;

3.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老师与学生,做好整改工作。

4.配合学校专家检查组做好我院2010届毕业论文的检查验收工作。

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几项具体要求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都要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指导的学生数以10人以内为宜,但最多不得超过12人。部分专业确需由助教(含未评定职称但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任指导教师时,应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参与指导,且指导数量不能超过5篇。指导教师签名时,助教姓名在前,另一高级职称教师姓名在后。指导教师应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指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学习作风,防止学生撰写(设计)过程中抄袭行为的发生。

 ()指导教师职责

1.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严格要求学生。 

2.向学生讲解课题意义及写毕业论文的一般步骤。 

3.推荐参考资料,进行文献检索和仪器使用的指导;审阅学生的社会调查计划的实验设计方案;指导学生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安排进度。 

4.定期检查学生论文或设计的进展情况,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协调学生与系(院)及其它部门的关系。 

5.对所指导的论文(设计)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推荐优秀论文。 

6.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7. 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并填写《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

8按照学校要求,为体现指导过程的真实性,开题报告书、指导过程记录表、论文评阅意见以及答辩记录、教研室意见等,均应当手写并亲笔签名。

三、论文(设计)选题

()论文(设计)选题必须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选择与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内容。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应能够达到教学计划对教学环节所规定的目的。

() 各专业修订编印《选题指南》,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选题不宜过大,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三)选题与上年度相比,要在上年度的基础上至少进行30%以上的更新,所列参考选题的数量不得少于指导学生的人数。

(四)按照一人一题的原则,指导学生选题。学生选题后应填写由学校统一设计的《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四、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20091125日前,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组和学院专家指导组,制定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教师拟定论文选题;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工作,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相关文件,让每个学生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了解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将领导组成员名单、学院实施办法报教务处实践科。

(二)20091126-1130日,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选题指导组,对拟定选题进行审核。学院公布指导教师名单(包括指导教师专业特长、职称、指导人数)以及指导教师给出的参考选题等。召开指导教师动员会,进一步明确指导教师职责。

 

(三)2009121-1210日,学生根据学院提供的指导教师情况(专业特长、职称、指导人数)、参考选题等,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在学院统一组织下,确定自己的选题与指导教师,如果不使用指导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则必须经选题指导组同意后,方可使用自己的选题。学院负责对学生与教师进行合理调配,防止选题雷同,确保一生一题,最终达到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选题与指导教师。

(四)20091211-1231日,开题等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书的填写,确定论文(设计)方案。

(五)201011-331日,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撰写(设计),对于毕业设计,要求有可以明确表达或展示的成果(如作品、程序、专业制作等)。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过程指导,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本、统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抄袭、雷同等现象的发生。

(六)201041-420日,指导教师、教研室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审定和成绩评定工作。

(七)2010430日前,学院专家组检查选题、抄袭、雷同、格式、成绩初评等情况,整改后定稿。2010520日前,各学院组织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答辩,按毕业生数1.5%比例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八)2010521-531日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对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出总体评价并就相关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九)2010630日前,各学院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总结和各类材料包括毕业设计成果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将学院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汇总表、毕业论文(设计)一览表报教务处实践科,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十)2010710日前,学校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及各类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学院专家指导组,负责对学院全体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初稿进行检查、审定,杜绝抄袭、雷同现象,审定论文格式的规范性和成绩评定的合理性等。

(二)各专业要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使学生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自身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设计)中的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要求由两名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按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试行)》进行评定,给出百分制得分,并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定意见和签名。教研室根据学生的百分制成绩按照85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84分为良好、65分~74分为中等、60分~6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的标准给出相应的等级初评成绩。初评等级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率一般为15%20%,良好率一般不超过45%。初评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必须参加论文(设计)答辩(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参加自己指导学生所在的答辩小组),确定最终成绩。论文答辩组进行论文(设计)答辩时,应做好记录并填写由学校统一设计的《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五)论文封面及封底中的中英文摘要、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语和教研室(答辩组)评定意见等项应认真填写,做到准确规范,公平公正,不能应付了事。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语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写作态度、科研作风,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据是否充分、可靠,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的水平,写作的逻辑性、技巧及其他优缺点。

(六)毕业论文(设计)的封面一式两份(一份装学生档案,一份学校存档),请按要求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的页面设置、撰写格式参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的要求执行。

(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字数理科不少于5000字,文科不少于7000字。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内容,应保留一套电子文档,一套纸质文档。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9年11月20

 

撰写格式及表格见  附件1、附件2

附件1: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

 

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某些理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了统一和规范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构成

(一)前置部分: 封面(附件2

目录

(二)正文部分: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文)

学生姓名、学院(中文)

摘要(中文)

关键词(中文)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英文)

学生姓名、学院(英文)

Abstract(英文摘要)

Key words(英文关键词)

引言或绪论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主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三)附录部分:附录(必要时)

致谢

(四)后置部分: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附件3

指导教师指导过程记录表(附件4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附件5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意见

二、毕业论文内容要求

(一)前置部分

封面格式必须符合学校要求,封面上的论文题目必须与正文上的题目一致。

2、目录:以文章内容的先后为序,按段落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目录中的页码要与正文中的页码一致。

(二)正文部分

毕业论文正文是毕业论文文本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院,中文摘要与中文关键词,英文题目,学生英文名、所在学院英文名称,英文摘要与英文关键词,引言或绪论,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1、论文题目: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内容、学科范畴和专业特点。但字数要适当,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学生的论文要一人一题,而且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封面上、开题报告书上、正文上、答辩记录表上的标题必须一致。

2、论文摘要:摘要必须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反映出毕业论文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不能过于简略,要语句通顺,文字流畅。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无语言错误,语句通顺,文字表达自然流畅。

3、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词条。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英文的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应对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其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成果;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等。

5、主体:主体是毕业论文正文的主要部分,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无科学性错误。凡引用、转述、参考他人的成果或资料,均须注明出处。

6、论文中的章、节、条、款各级标题:论文正文中各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学科的通用缩写词。理科按“11.11.1.11.1.1.1” 安排段落标题编号,文科按“一、(一)1、(1)①”安排段落标题编号。论文正文的层次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7、结论:结论单独作为一章,但不加章号。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概述全文的主要观点。

8、参考文献:除特殊专业的毕业论文外,原则上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进行标注,并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参考文献中。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直接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应将标注序号归并到一起集中列出。仅参考但未直接引用的与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著作和论文也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排于直接引用的参考文献之后,并连续编写序号。

(三)附录部分

1、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

2、致谢: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四)后置部分

开题报告书格式必须符合学校要求。

指导过程记录应详实、认真。要以指导教师为第一人称书写。

对于初评为优秀的毕业论文应组织答辩,并有完整的答辩记录。

毕业论文的评定意见应客观、公正。

三、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1、文字和字数:毕业论文的字数原则上理科不少于5000字,文科不少于7000字。

2、打印:论文要求由学生本人录入、编排并双面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

3、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 3号黑体

论文中的各章标题: 4号黑体

论文中的节、条、款各级标题及正文文字: 小4号仿宋体

页码: 5号仿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

4、封面:论文封面一律使用学校统一设计的封面(见附件2)。

5、论文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左边距3.17cm;右边距:3.17cm

行间距为单倍行距、不设页眉。

2)页码的书写要求

毕业论文文本前置部分的封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目录、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情况登记表、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不编入论文页码。

目录用罗马数字单独编页码,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

毕业论文正文部分与附录部分的页码从论文题目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

6、摘要与关键词:中文的“摘要”与“ 关键词”几个标示字为4号黑体;英文的“摘要”与“ 关键词”几个标示字为4Times New Roman体。中文摘要内容与具体的关键词为小4号仿宋体;英文摘要内容与具体的关键词为小4Times New Roman体。

7、名词术语: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学科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学科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8、数字: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6年不能写成06年。

9、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并应在文中进行说明,例如:“如表1.1”。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与表格为一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一”字线(2个数字),不允许用“〞”或“同上"之类的写法;表内文字一律用5号仿宋体。

表中若有附注时,用5号仿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例如:注1:…。

10、图:毕业论文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1)制图标准:电气图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

2)图题及图中说明:每幅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5号宋体。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用5号仿宋体。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3)插图编排: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4)坐标与坐标单位:对坐标轴必须进行说明,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11、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1)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2)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执行,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及符号。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12、公式: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中间,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以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13、注释:毕业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

注释号在文中采用右上标注的方式①。注释一律用页末注,即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和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须按序编列注号。注释的注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圆表示,如①,②,…,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和格式一致。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1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序号在文中采用右上标注的方式[1],参考文献的著录参照国家标准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

点击: 编辑:吴杰 预审:bodazy 添加:吴杰 时间:2009-12-16